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汪洋的解释
wāng yáng

汪洋

常用词

wāng yáng

ㄨㄤ ㄧㄤˊ

时代词语

汪洋详解

词语解释

汪洋wāng yáng

  • 形容水势浩大宽广无边。

    a vast expanse of water; boundless;

  • 形容人的气度宽宏或文章气势磅礴。

    broadminded;

引证解释

  • 宽广无际。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

    《楚辞·王褒<九怀·蓄英>》:“临渊兮汪洋顾林兮忽荒。”
    王逸 注:“瞻望大川,广无极也。”
    《元史·河渠志一》:“海子一名 积水潭,聚西北诸泉之水流行入都城而匯于此汪洋如海,都人因名焉。”
    清•胡介 《吴梅村被征入都》诗之三:“一尊雨雪坐冥濛,人在汪洋千顷中。”
    凌力 《星星草》第十一章一:“夏秋之交河水正旺,河身一下宽到十多里汪洋巨浸,无边无际。”

  • 形容恩情深厚。

    宋•苏轼 《与郑靖老书》之四:“圣恩汪洋更一赦,或许归农,则带月之锄,可以对秉也。”
    清•陈梦雷 《寄答李厚庵百韵》:“高厚圣主恩覆载荷汪洋。”
    朱自清 《赠圣陶》诗:“君居停我情汪洋更有贤妇罗酒浆。”

  • 谓气度恢弘豁达。

    晋•陆机 《晋平西将军孝侯周处碑》:“汪洋廷闕之傍昂藏寮寀之上。”
    南朝•梁 刘孝威 《重光诗》:“风神洒落容止汪洋。”
    《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此皆是我平日心胸褊窄故外侮得至。若神仙汪洋度量无所不容,安得有此!”

  • 谓文章义理深广气势浑厚雄健。

    南朝•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揄扬以发藻汪洋以树义。”
    唐•韩愈 《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其説汪洋奥美关节开解万端千绪,参错重出。学者就传其法,初若可取卒然失之。”
    元•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五》:“﹝ 包恢 ﹞平生为人作丰碑巨刻每下笔輒汪洋放肆根据义理,娓娓不穷。”
    明•宋濂 《诸子辩》:“《庄子》十卷……其书本《老子》其学无所不窥,其文辞汪洋凌厉,若乘日月、骑风云、上下星辰而莫测。”

  • 指广阔无边的海。

    川剧《柳荫记》第四场:“梁兄 性情太直戆枉自我千言万语打比方;本待不把实言讲一片心事付汪洋。”
    李瑛 《秋场上》诗:“万支歌儿顺路淌呵好像洪汛汇汪洋。”

国语辞典

汪洋wāng yáng

  • 水势浩大。

    《楚辞·王襃·九怀·蓄英》:「临渊兮汪洋,顾林兮忽荒。」

  • 比喻气度宽宏。

    南朝梁·刘孝威〈重光〉诗:「风神潇落容止汪洋。」
    唐·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 比喻文章气势盛大。

    《新唐书·卷一七六·韩愈传》赞曰:「横骛别驱汪洋大肆。」

  • 形容非常恢宏深广。

    唐·沈佺期〈则天门赦改年〉诗:「歌舞将金帛汪洋被远黎。」
    唐·韩愈〈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其说汪洋奥美,关节开解。」

网络解释

汪洋 (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三届全国政协主席)

汪洋,男,汉族1955年3月生,安徽宿州人,1972年6月参加工作197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大学学历工学硕士学位。

现任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三届全国政协主席。

汪洋 (汉语词语)

汪洋汉语词汇。

拼音:wāng yáng

释义:1、宽广无际。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2.形容恩情深厚。3.谓气度恢弘豁达。4.谓文章义理深广,气势浑厚雄健。5.指广阔无边的海。

人们通常说成:汪洋大海或者一片汪洋是指大海一望无际的壮丽宽广的景象。

“汪洋”单字拆分
  • 拼音 wāng 部首总笔画 7
    ①深广。例如~洋大海。②液体聚集在一个地方。例如地上~着水。~~(①眼里充满眼泪的样子;②象声词,形容狗叫声)。③量词,用于液体。例如一~水。④姓。
  • 拼音 yáng 部首总笔画 9
    ①比海更大的水域。例如海~。②广大,众多,丰盛。例如~溢。~~。③指外国的,外国来的。例如~人。~货。~为中用。④指现代化的(区别于“土”)例如土~结合。⑤银元。例如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