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铜蟾的解释
tóng chán

铜蟾

常用词

tóng chán

ㄊㄨㄥˊ ㄔㄢˊ

时代词语

铜蟾详解

词语解释

铜蟾tóng chán

  • 铜制的蟾蜍形器物如水盂、墨合、灯盏之类。

引证解释

  • 铜制的蟾蜍形器物如水盂、墨合、灯盏之类。

    唐•段成式 《酉阳杂俎·寺塔记下》:“建中 时 光宅寺 僧铸铜蟾为息烟灯天下传之。”
    清•曹寅 《寓斋即事与诸同人夜话有怀晚研曾寓此三年》诗:“凌结铜蟾戢墨兵衰疲那竞世间名。”

网络解释

铜蟾

铜蟾,拼音是tóng chán,是汉语词汇,解释为铜制的蟾蜍形器物,如水盂、墨合、灯盏之类。

“铜蟾”单字拆分
  • 拼音 tóng 部首总笔画 11
    ◎一种金属元素,富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很强,它的合金是电气、机械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例如紫~(纯铜。亦称“红铜”)。青~。黄~。~矿。~器。~币。~臭(ch恥 )(指铜钱的臭味,用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如“浑身~~”)。~墙铁壁(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亦称“铁壁铜墙”)。
  • 拼音 chán 部首总笔画 19
    ◎〔~蜍〕两栖动物,皮上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形状像蛙。吃昆虫、蜗牛等,对农业有益。俗称“癞蛤蟆”、“疥蛤蟆”;古代称“蟾诸”。简称“蟾”,如“~酥”(色白,可入药)。“~宫”(月亮)。“~桂”。“~轮”(圆月)。“~辉”、“~光”、“~魄”(均指月光)。“~宫折桂”(旧喻科举考试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