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池
tóng chí
ㄊㄨㄥˊ ㄔ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铜池
檐下承接雨水的铜槽。
铜制棺饰。
引证解释
檐下承接雨水的铜槽。
引《汉书·宣帝纪》:“金芝九茎产於 函德殿 铜池中。”
颜师古 注:“铜池承霤是也,以铜为之。”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元帝表》:“芝房感德咸出铜池。”
明•冯时可 《月赋》:“金埒铜池,擷芳瞩丽。”铜制棺饰。
引南朝•齐 王融 《皇太子哀策》:“绣幕启涂,铜池从殯。”
网络解释
铜池
铜池,是汉语词汇,读音是tóng chíˊ,檐下承接雨水的铜槽。或铜制棺饰。
-
铜
拼音 tóng 部首 钅 总笔画 11◎一种金属元素,富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很强,它的合金是电气、机械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例如紫~(纯铜。亦称“红铜”)。青~。黄~。~矿。~器。~币。~臭(ch恥 )(指铜钱的臭味,用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如“浑身~~”)。~墙铁壁(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亦称“铁壁铜墙”)。 -
池
拼音 chí 部首 氵 总笔画 6①水塘,多指人工挖的。例如~子。水~。~鱼之殃(喻因牵连而受到的灾祸。亦称“池鱼之祸”)。②湖。例如~盐(从咸水湖采取的盐,成分和海盐相同)。③像水池的。例如浴~。花~。乐( yuè )~。舞~。④护城河。例如城~。金城汤~。⑤旧时指剧场中正厅前部。例如~座。⑥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