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兔
chán tù
ㄔㄢˊ ㄊㄨ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蟾兔
蟾蜍与玉兔。旧说两物为月中之精因作月的代称。
月中玉兔。
引证解释
蟾蜍与玉兔。旧说两物为月中之精因作月的代称。
引《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唐•欧阳詹 《玩月》诗:“八月十五夕旧嘉蟾兔光。”
清•方文 《汤君谟读书敬亭寄此》诗:“前夕与我约月明登兹臺,蟾兔忽已缺,轩车犹未来。”月中玉兔。
引清•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兔儿爷摊子》:“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
国语辞典
蟾兔
传说月中有玉兔、蟾蜍后用以借代为月亮。
引《文选·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唐·欧阳詹〈玩月〉诗:「八月十五夕,旧嘉蟾兔光。」
网络解释
蟾兔
蟾兔是词语词汇,拼音是chán tù,注音是ㄔㄢˊ ㄊㄨˋ。
-
蟾
拼音 chán 部首 虫 总笔画 19◎〔~蜍〕两栖动物,皮上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形状像蛙。吃昆虫、蜗牛等,对农业有益。俗称“癞蛤蟆”、“疥蛤蟆”;古代称“蟾诸”。简称“蟾”,如“~酥”(色白,可入药)。“~宫”(月亮)。“~桂”。“~轮”(圆月)。“~辉”、“~光”、“~魄”(均指月光)。“~宫折桂”(旧喻科举考试登科)。 -
兔
拼音 tù 部首 ⺈ 总笔画 8①哺乳动物,耳长,尾短,上唇中间裂开,后肢较长,跑得快。例如~子。~脱(迅速地逃走)。~毫笔。~起鹘落(“鹘”,打猎用的猛禽。兔子才起来而鹘已经扑下去,喻动作敏捷。亦喻作书画或写文章下笔迅捷)。②古称娈童(指被当作女性玩弄的美貌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