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虏廷的解释
tíng

虏廷

常用词

lǔ tíng

ㄌㄨˇ ㄊㄧㄥˊ

时代词语

虏廷详解

词语解释

虏廷lǔ tíng

  • 亦作“虏庭”。

  • 古时对少数民族所建政权的贬称。

引证解释

  • 亦作“虏庭”。古时对少数民族所建政权的贬称。

    《后汉书·袁绍传》:“雷震虎步并集虏廷。”
    晋•刘琨 《劝进表》:“主上幽劫復沉虏庭。”
    《旧唐书·张濬传》:“俾拥旄乘驛之使囚在虏庭;勤王奉国之军,怀归本土。”
    邹鲁 《山西光复》:“陆钟琦 既死 清•廷派 吴禄贞 为 山西 巡抚 山西 党人闻之喜,谋一举而倾覆虏庭。”

网络解释

虏廷

虏廷,是汉语词汇,拼音是lǔ tíng,亦作“ 虏庭 ”。是古时对少数民族所建政权的贬称。

“虏廷”单字拆分
  • 拼音部首总笔画 8
    ①俘获。例如~获。俘~。(➊打仗时捉住敌人;➋打仗时捉住的敌人)。②俘获的人。③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
  • 拼音 tíng 部首总笔画 6
    ◎封建时代君主受朝问政的地方。例如朝( cháo )~。宫~。~杖。~试(科举时代皇帝的殿试)。~对(a.在朝廷中当众对答;b.科举时代皇帝的殿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