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墨
fěn mò
ㄈㄣˇ ㄇㄛ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粉墨
修饰。
例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后汉书·梁鸿传》
英make-up;
引证解释
妇女化妆用的白粉与黛墨。
引《后汉书·逸民传·梁鸿》:“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綺縞,傅粉墨,岂 鸿 所愿哉?”
绘画用的白粉与黑墨。泛指绘画颜料。
引唐•杜甫 《通泉县署薛少保画鹤》诗:“佳此志气远岂惟粉墨新。”
明•于谦 《小像自赞》:“噫!若斯人者所谓生无益於时死无闻於后,又何必假粉墨以写其神耶?”借指图画。
引宋•王安石 《题燕侍郎山水图》诗:“仁人义士归黄土只有粉墨归囊褚。”
清•陈维崧 《小桃红·题<春郊禊饮图>》词:“粉墨真瀟洒緑杨天楼臺金碧。”引申为作画。
引清•侯方域 《倪云林<十万图记>》:“盖所谓百年智巧消磨欲尽,而后意动天机神合自然,难为粉墨者道也。”
演员化妆用的白粉与黑墨。
引《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帝幼善音律故伶人多有宠,常侍左右;帝或时自傅粉墨与优人共戯於庭,以悦 刘夫人,优名谓之 李天下。”
清•孔尚任 《桃花扇·选优》:“恨不能腮描粉墨也情愿怀抱琵琶。”借指戏剧。
引清•曹寅 《诸敏庵弹平调琵琶感赋长句》诗:“叶 儿觕恶笑 扬州官筵粉墨杂啁啾。”
白和黑。
引汉•黄琼 《移疾疏》:“陛下不加清澂审别真伪,復与忠臣并时显封使朱紫共色,粉墨杂蹂。”
指区分黑白;分辨清楚。
引南朝•陈 徐陵 《在吏部尚书答诸求官人书》:“但既忝衡流应须粉墨,庶其允当,无负朝寄耳。”
北齐•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凡亲属名称皆须粉墨,不可滥也。”犹粉饰掩盖真相。
引《魏书·刑罚志》:“皆奸吏无端横生粉墨,所谓为之者巧,杀之者能。”
国语辞典
粉墨
敷面画眉的白粉与黑墨指妇女的妆饰。
演戏化装。
引《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或时自傅粉墨与伶人共舞于庭,以娱悦刘太后。」
比喻事物迥然有别。
引《后汉书·卷六一·黄琼传》:「使朱紫共色粉墨杂蹂,所谓扺金玉于沙砾碎珪璧于泥涂。」
比喻美丽的色彩。
引唐·杜甫〈画鹘行〉:「乾坤空峥嵘粉墨且萧瑟。」
修饰文词,使其含义有所分别。
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凡亲属名称,皆须粉墨,不可滥也。」
网络解释
粉墨 (汉语词汇)
粉墨,是指唱戏的人化妆叫做粉墨在舞台上他们演绎着不同的人生卸下脸上的油彩,才是真实的自己。
《粉墨》是济南市杂技团在融合传统京剧艺术、现代造型艺术和当代舞蹈艺术的基础上运用时尚化包装手段隆重推出的一台大型京剧意象杂技剧。《粉墨》是济南市杂技团演出的剧目,已演出三百余场。
-
粉
拼音 fěn 部首 米 总笔画 10①细末儿。例如~末。~剂。~尘。米~。花~。药~。漂白~。②特指化装用的粉末。例如香~。~墨登场。~黛。扑~。~霜。③用涂料抹刷。例如~刷。~饰。④使破碎,成为粉末。例如~碎。~身碎骨。⑤白色的或带粉末的。例如~墙。~蝶。~连纸。~笔。⑥用豆粉或别的粉做成的食品。例如~丝。凉~。~皮。~芡( qiàn )。米~肉。⑦浅红色。例如~色。~花。 -
墨
拼音 mò 部首 土 总笔画 15①写字绘画用的黑色颜料。例如一锭~。~汁。~盒。~迹。~宝(珍贵的字画。亦用来尊称别人写的字、画的画)。②写字画画用的各色颜料。例如~水。油~。粉~登场。③黑色或接近于黑色的。例如~黑。~面(a.黑的脸色;b.指墨刑)。~镜。~绿。~菊。~晶(黑色的水晶)。④贪污。例如贪~。~吏。⑤古代一种刑罚,在脸上刺字并涂墨(亦称“黥”)例如~刑。⑥姓。⑦古同“默”,缄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