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谤史的解释
bàng shǐ

谤史

常用词

bàng shǐ

ㄅㄤˋ ㄕˇ

时代词语

谤史详解

词语解释

谤史bàng shǐ

  • 旧时指直书统治者过、罪的史书。

引证解释

  • 旧时指直书统治者过、罪的史书。

    《宣和遗事》后集:“詔改 宣仁皇后 谤史播告中外。”
    清•王夫之 《读通鉴论·武帝十七》:“司马迁 之史谤史也,无所不谤也。”

网络解释

谤史

旧时指直书统治者过、罪的史书

《宣和遗事》后集:“诏改 宣仁皇后 谤史,播告中外。”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武帝十七》:“ 司马迁 之史,谤史也,无所不谤也。”

“谤史”单字拆分
  • 拼音 bàng 部首总笔画 12
    ①恶意攻击别人,说别人的坏话。例如~讥。~讪。~议。~毁。诽~。②责备。例如~木(传说中舜设立的供人写谏言的木牌,后代仿效。亦称“华表木”)。“厉王虐,国人~王”。
  • 拼音 shǐ 部首总笔画 5
    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例如历~。通~。断代~。近代~。世界~。文学~。~诗。~部(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各类历史著作)。~坛。~评。~前(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不绝书。②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例如太~。内~。③古代官职。例如刺~。御~。④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