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谤口的解释
bàng kǒu

谤口

常用词

bàng kǒu

ㄅㄤˋ ㄎㄡˇ

时代词语

谤口详解

词语解释

谤口bàng kǒu

  • 毁谤人的嘴。

引证解释

  • 毁谤人的嘴。

    宋•王令 《寄王正叔》诗:“忠言不售耳直面屡得唾,怒目瞋以环谤口焰而火。”
    清•袁于令 《西楼记·会玉》:“伯将 谤口,父亲前事漏。”

网络解释

谤口

bàng kǒu ㄅㄤˋ ㄎㄡˇ谤口

毁谤人的嘴。 宋 王令 《寄王正叔》诗:“忠言不售耳直面屡得唾,怒目瞋以环,谤口焰而火。” 清 袁于令 《西楼记·会玉》:“ 伯将 谤口,父亲前事漏。”

“谤口”单字拆分
  • 拼音 bàng 部首总笔画 12
    ①恶意攻击别人,说别人的坏话。例如~讥。~讪。~议。~毁。诽~。②责备。例如~木(传说中舜设立的供人写谏言的木牌,后代仿效。亦称“华表木”)。“厉王虐,国人~王”。
  • 拼音 kǒu 部首总笔画 3
    ①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例如~腔。~才。~齿。~若悬河。②容器通外面的地方。例如瓶子~。③出入通过的地方。例如门~。港~。④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例如古北~。喜峰~。⑤破裂的地方。例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