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笼
zhēng lóng
ㄓㄥ ㄌㄨㄥ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蒸笼
蒸食物的笼屉。
例用蒸笼蒸包子。
英food steamer;
引证解释
用竹篾、木片等制成的蒸食物用的器具。
引《红楼梦》第三八回:“螃蟹不可多拿来仍旧放在蒸笼里。”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大家赶紧些还要上蒸笼呢。”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一章:“大伙都像蹲在蒸笼里满身汗水喘不过气。”
国语辞典
蒸笼
一种笼形烹调器具。一般用竹片、木片等制成,用以炊蒸食物。
网络解释
蒸笼
蒸笼起源于汉代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朵奇葩其中竹蒸笼以原汁原味蒸汽水不倒流色香味俱全饮誉全球。作为一种古老的手工艺品。竹蒸笼的种类主要分为青皮慈竹蒸笼和去青皮楠竹蒸笼目前青皮慈竹蒸笼比较罕见主要因为价格低廉质量不好80年代初期比较普遍。 去青皮的蒸笼材质多为楠竹制作采用竹片绑接,因为材料坚硬且结实比较厚所以都必须把楠竹祛除部分厚度留下5-6毫米左右的竹篾作为主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