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秋
yăo qiū
ㄧㄠˇ ㄑㄧㄡ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咬秋
旧时北方京津等地于立秋日有食瓜的习俗称为“咬秋”。
引证解释
旧时北方 京 津 等地于立秋日有食瓜的习俗称为“咬秋”。
引清•张焘 《津门杂记·岁时风俗》:“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
国语辞典
咬秋
立秋日食瓜的习俗。
引清·张焘《津门杂记·卷上·岁时风俗》:「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
网络解释
咬秋
咬秋,中国民俗之一。立秋这天有吃西瓜的习俗叫做“咬秋”,俗称"咬瓜"意为天气转凉,西瓜少了。释义:北方民间京津等地于立秋日有食瓜的习俗,称为"咬秋"。
-
咬
拼音 yǎo 部首 口 总笔画 9①上下牙对住,压碎或夹住东西。例如~啮。~噬。~紧牙关。②钳子等夹住或螺丝齿轮等卡住。例如~合。~住扣。③喻话说定了不再改变,亦指受责难或审讯时拉扯不相关的人。例如一口~定。乱~好人。④狗叫。例如鸡叫狗~。⑤正确地读字音,亦指过分地计较字句的意义。例如~字儿。~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讽刺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⑥追赶进逼。例如双方比分~得很紧。 -
秋
拼音 qiū 部首 禾 总笔画 9秋,汉字,象形字,甲骨文中的“秋”字像是一只蟋蟀的形状,因为蟋蟀在秋天鸣叫,所以用以表示秋季。秋天,一年四季之一,位于夏季之后,冬季之前,是收获的季节。在秋天,天气渐凉,昼夜温差加大,树叶由绿转黄,最终飘落,农作物成熟,人们开始收割。秋字也常用来形容人的情绪,如“愁绪”、“秋思”,以及成语“一叶知秋”,意指通过细微的变化预知大局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