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秋毫之末的解释
qiū háo zhī

秋毫之末

常用词

qiū háo zhī mò

ㄑㄧㄡ ㄏㄠˊ ㄓ ㄇㄛˋ

时代词语

秋毫之末详解

词语解释

秋毫之末qiū háo zhī mò

  • 秋日禽兽毛的末端。比喻极为微细的东西。

引证解释

  • 秋日禽兽毛的末端。比喻极为微细的东西。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朱熹 集注:“毛至秋而末鋭小而难见也。”
    汉•董仲舒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春秋》辨物之理以正其名名物如其真不失秋毫之末。”
    清•东轩主人 《述异记·祝玉成牙画》:“画事入微渺如秋毫之末。”
    亦作“秋豪之末”。 《庄子·齐物论》:“天下莫大於秋豪之末而 太山 为小。”

国语辞典

秋毫之末qiū háo zhī mò

  • 秋天鸟兽新生细毛的末端。比喻极细微的东西。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秋毫之末”单字拆分
  • 拼音 qiū 部首总笔画 9
    秋,汉字,象形字,甲骨文中的“秋”字像是一只蟋蟀的形状,因为蟋蟀在秋天鸣叫,所以用以表示秋季。秋天,一年四季之一,位于夏季之后,冬季之前,是收获的季节。在秋天,天气渐凉,昼夜温差加大,树叶由绿转黄,最终飘落,农作物成熟,人们开始收割。秋字也常用来形容人的情绪,如“愁绪”、“秋思”,以及成语“一叶知秋”,意指通过细微的变化预知大局的发展。
  • 拼音 háo 部首总笔画 11
    ①细长而尖的毛。例如~毛。~发( fà )。~末(喻极微小的数量或部分)。丝~。②指毛笔。例如挥~。~素。③中国的秤或戥子上的提绳。例如头~。二~。④中国市制计量单位,十毫等于一厘(长度、地积、重量单位);一百平方毫等于一平方厘(面积单位)。⑤方言,货币单位,角、毛。⑥数量极少,一点儿(限用于否定式)例如~不费力。~无二致。⑦与某一物理量的单位连用时,表示该量的千分之一。例如~米(公制长度单位,“米”的千分之一。)
  • 拼音 zhī 部首总笔画 3
    ①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例如赤子~心。②助词,表示修饰关系。例如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③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④代词,代替人或事物。例如置~度外。等闲视~。⑤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⑥虚用,无所指。例如久而久~。⑦往,到:“吾欲~南海”。
  • 拼音部首总笔画 5
    ①尖端,梢。例如~梢。~端。秋毫之~(毫毛尖端)。②最后,终了。例如~了( liǎo )。~尾。~日。~代。穷途~路。③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例如~业。~技。舍本逐~。④碎屑。例如~子。碎~。⑤传统戏剧角色名,一般扮演中年以上男子。例如正~。副~。外~。~本(以男角主唱的杂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