褎如充耳
yòu rú chōng ěr
ㄧㄡˋ ㄖㄨˊ ㄔㄨㄥ ㄦˇ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褎如充耳
谓服饰尊盛而德行不能相称。《诗·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毛传:“褎,盛服也。充耳,盛饰也。大夫褎然有尊盛之服而不能称也。”一说像聋子一样塞耳不闻形容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郑玄笺:“充耳塞耳也。言卫之诸臣颜色褎然,如见塞耳,无闻知也。”马瑞辰通释:“充耳当从《笺》训为塞耳,褎如即塞耳之皃。”后人多从郑笺,用作塞耳不闻之意。
引证解释
谓服饰尊盛而德行不能相称。
引《诗·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毛 传:“褎,盛服也。充耳,盛饰也。大夫褎然有尊盛之服而不能称也。”
一说像聋子一样塞耳不闻形容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 郑玄 笺:“充耳,塞耳也。言 卫 之诸臣颜色褎然,如见塞耳,无闻知也。”
马瑞辰 通释:“充耳当从《笺》训为塞耳,褎如即塞耳之皃。”
后人多从 郑 笺,用作塞耳不闻之意。 《明史·汤开远传》:“武臣桀驁恣睢无日不上条陈,争体统。一旦有警輒逡巡退缩即严旨屡颁,褎如充耳。”
清•黄宗羲 《子刘子行状》:“向者累请于公城守,裒如充耳。今欲为於国亡势去之餘,亦已知其难矣。”
国语辞典
褎如充耳
比喻士大夫服饰华美却不能与德行相称。
引《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
褎
拼音 xiù 部首 衣 总笔画 14◎古同“袖”。 -
如
拼音 rú 部首 女 总笔画 6①依照顺从。例如~愿。~意。~法炮制。②像,相似,同什么一样。例如~此。~是。~同。~故。~初。游人~织。③比得上,及。例如百闻不~一见。自叹弗~。④到,往。例如~厕。⑤假若,假设。例如~果。~若。假~。⑥奈,怎么。例如~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⑦与,和:“公~大夫入”。⑧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⑨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例如突~其来。⑩表示举例。例如例~。⑪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⑫〔~月〕农历二月的别称。⑬姓。 -
充
拼音 chōng 部首 亠 总笔画 6①满、足。例如~足。~实。~分( fèn )(➊足够;➋尽量)。~沛。~裕。②填满,装满。例如填~。~满(➊填满,布满;➋充分具有)。~耳不闻。~电。汗牛~栋。③当,担任。例如~当。~军。④假装。例如冒~。~数( shù )。⑤姓。 -
耳
拼音 ěr 部首 耳 总笔画 6①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例如~背( bèi )。~垂。~鬓厮磨( mó )。~穴。~聪目明。~濡目染。②像耳朵的东西。例如木~。银~。③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例如~房。鼎~。④听说。例如~闻。~软。~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⑤文言助词,而已,罢了。例如想当然~。⑥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