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报
ěr bào
ㄦˇ ㄅㄠ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耳报
比喻暗中报告消息者。即暗探。
引证解释
比喻暗中报告消息者。即暗探。
引《西游记》第八二回:“孙大圣他却变得轻巧,在耳根后若像一个耳报;但他説话,惟 三藏 听见别人不闻。”
《醒世姻缘传》第三二回:“您不合奶奶説奶奶有耳报么?”
亦称“耳报神”。 《红楼梦》第四七回:“这又不知是来做耳报神的也不知是来做探子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六回:“你又是那里来的耳报神?我昨夜当面的还没有知道你倒知道的这么详细?”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八章:“‘他妈的真快!’ 献忠 骂了一句,看着 自成 说,‘可是, 张大经 的耳报神虽然很灵咱的耳报神也不弱。’”
网络解释
耳报
耳报,拼音ěr bào,是指比喻暗中报告消息者。即暗探。
-
耳
拼音 ěr 部首 耳 总笔画 6①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例如~背( bèi )。~垂。~鬓厮磨( mó )。~穴。~聪目明。~濡目染。②像耳朵的东西。例如木~。银~。③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例如~房。鼎~。④听说。例如~闻。~软。~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⑤文言助词,而已,罢了。例如想当然~。⑥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
报
拼音 bào 部首 扌 总笔画 7①传达,告知。例如~告。~喜。~捷。~考。~请(用书面报告向上级请示)。~废。②传达消息和言论的文件、信号或出版物。例如简~(文字较短、内容简略的书面报告,印发给有关部门)。电~。情~。晚~。画~。~端。③回答。例如~答。~恩。~仇。~国(报效祖国)。~酬。④由于做了坏事而受到惩罚。例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