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氏琴
xī shì qín
ㄒㄧ ㄕˋ ㄑㄧㄣ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牺氏琴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燧人氏没庖牺氏代之……是称太昊,都陈,作瑟三十六弦,长八尺一寸。”后因泛称琴瑟为“牺氏琴”。
引证解释
后因泛称琴瑟为“牺氏琴”。
引晋•皇甫谧 《帝王世纪》:“燧人氏 没 庖牺氏 代之……是称 太昊都 陈,作瑟三十六弦,长八尺一寸。”
宋•梅尧臣 《茂芝上人归姑苏》诗:“身衣 竺乾 服,手援 牺氏 琴。”
网络解释
牺氏琴
牺氏琴,晋 皇甫谧 《帝王世纪》:“ 燧人氏 没, 庖牺氏 代之……是称 太昊 ,都陈 ,作瑟三十六弦,长八尺一寸。”后因泛称琴瑟为“牺氏琴”。
-
牺
拼音 xī 部首 牛 总笔画 10◎古代称做祭品用的纯色牲畜。例如~牲(➊古代祭祀用牲的通称,色纯为“牺”,体全为“牲”,如“~~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➋为了崇高的目的舍去自己的生命或权利等,如“为祖国不怕流血~~”;➌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如“他~~自己的休息时间,突击完成了任务”)。~牛。~尊(古代牺牛形的酒器)。 -
氏
拼音 shì,zhī 部首 氏 总笔画 4①古代“姓”和“氏”分用。姓是总的,氏是分支,后来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②古代称呼帝王贵族等,后称呼名人、专家。例如神农~。太史~。摄~表。 -
琴
拼音 qín 部首 王 总笔画 12①古代弦乐器,最初是五根弦,后加至七根弦(亦称“七弦琴”;通称“古琴”)例如~瑟。~曲。~师。~意。抚~。~棋书画。②某些乐器的统称。例如钢~。月~。胡~。口~。竖~。小提~。~书(曲艺的一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