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族志
shì zú zhì
ㄕˋ ㄗㄨˊ ㄓ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氏族志
记载宗族谱系的著作。
引证解释
记载宗族谱系的著作。 唐•高俭 等著有《大唐氏族志》一百卷。
引唐•刘知几 《史通·书志》:“凡为国史者宜各撰氏族志,列於百官之下。”
网络解释
氏族志 (氏族志)
记载宗族谱系的著作。贞观六年唐太宗令高士廉等人勘正姓氏修订《氏族志》,以李唐皇族为首外戚次之,山东氏族崔民干被降为第三等。《氏族志》的刊正提高了李氏皇族的地位扶植了庶族地主压制了旧士族势力加强了皇权。
-
氏
拼音 shì,zhī 部首 氏 总笔画 4①古代“姓”和“氏”分用。姓是总的,氏是分支,后来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②古代称呼帝王贵族等,后称呼名人、专家。例如神农~。太史~。摄~表。 -
族
拼音 zú 部首 方 总笔画 11①亲属,泛指同姓之亲。例如~规。~长。家~。②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例如种~。③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例如民~。④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例如宗~。氏~。部~。⑤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例如芳香~。⑥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例如~灭。⑦聚合,集中。例如云气不待~而雨。 -
志
拼音 zhì 部首 心 总笔画 7①意向。例如~愿。~气。~趣(志向和兴趣)。~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学。②记在心里。例如~喜。~哀。永~不忘。③记载的文字。例如杂~。~怪(记载怪异的事)。④记号。例如标~。⑤〈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例如~子。用碗~~。⑥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