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十二峯
wū shān shí èr fēng
ㄨ ㄕㄢ ㄕˊ ㄦˋ ㄈㄥ
时代词语
引证解释
巫山 之上群峰迭起,其著者有十二峰峰名说法不一。据 宋•祝穆 《方舆胜览》载十二峰为: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元•刘壎 《隐居通议·地理》据《蜀江图》则为:独秀、笔峰、集仙、起云、登龙、望霞、聚鹤、栖凤、翠屏、盘龙、松峦、仙人。参阅 清•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六。
引唐•李端 《巫山高》诗:“巫山 十二峯皆在碧虚中。”
明•无心子 《金雀记·作赋》:“锦川怪石多奇样絶胜 巫山 十二峯。”
郭沫若 《屈原》第四幕:“务求上帝怜鉴封之为 巫山 十二峰之山神土地。”
-
巫
拼音 wū 部首 工 总笔画 7①以祈祷求神骗取财物的人。例如~婆。女~。男~。~术。小~见大~(喻小的跟大的一比,就显得小不如大)。②姓。 -
山
拼音 shān 部首 山 总笔画 3①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例如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②形状像山的。例如~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③形容大声。例如~响。~呼万岁。④姓。 -
十
拼音 shí 部首 十 总笔画 2①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②表示多、久。例如~室九空。③表示达到顶点。例如~足。~成。 -
二
拼音 èr 部首 一 总笔画 2①数名。例如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②双,比。例如独一无~。③两样,别的。例如~话。不~价。 -
峯
拼音 fēng 部首 山 总笔画 10峯fēngㄈㄥ 基本解释 ◎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