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十二衢的解释
shí èr

十二衢

常用词

shí èr qú

ㄕˊ ㄦˋ ㄑㄩˊ

时代词语

十二衢详解

词语解释

十二衢shí èr qú

  • 《文选·张衡〈西京赋〉》:“徒观其城郭之制则旁开三门,参涂夷庭,方轨十二街衢相经。”

引证解释

  • 参见“十二街”。参见“十二街”。

    《文选·张衡〈西京赋〉》:“徒观其城郭之制则旁开三门参涂夷庭,方轨十二,街衢相经。”
    李善 注:“方,言九轨之涂,凡有十二也。”
    本指古代 长安 城内通往十二门的十二条大道后泛指城市中众多街道。 南朝•宋 鲍照 《咏史》诗:“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
    钱振伦 注:“《西都赋》曰:‘立十二之通门。’”唐•白居易 《村居寄张殷衡》诗:“唯看《老子》五千字不蹋 长安 十二衢。”
    明•何景明 《大梁行》:“高楼歌舞三千户夹道烟花十二衢。”

网络解释

十二衢

十二衢,拼音shí èr qú,出自〈西京赋〉。

“十二衢”单字拆分
  • 拼音 shí 部首总笔画 2
    ①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②表示多、久。例如~室九空。③表示达到顶点。例如~足。~成。
  • 拼音 èr 部首总笔画 2
    ①数名。例如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②双,比。例如独一无~。③两样,别的。例如~话。不~价。
  • 拼音部首总笔画 24
    ①大路,四通八达的道路。例如通~。②树枝分错、分岔。③地名,在浙江省西部。唐置衢州,因境内有三衢山。民国改衢县。今为衢州。④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