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省
sì shěng
ㄙˋ ㄕㄥˇ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寺省
古时中央行政机构“省”和“寺”的合称。
引证解释
古时中央行政机构“省”和“寺”的合称。
引宋•范仲淹 《上执政书》:“使寺省之规剥床至足;公卿之嗣怀安败名。”
清•褚人穫 《坚瓠四集·太冬烘》:“成都 詹 某为諫官以 安国 尝建言移寺省上章击之。”
网络解释
寺省
古时机构“省”和“寺”的合称
词语出处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使寺省之规剥床至足;公卿之嗣,怀安败名。” 清 褚人获 《坚瓠四集·太冬烘》:“ 成都 詹 某为谏官以 安国 尝建言移寺省,上章击之。”
-
寺
拼音 sì 部首 寸 总笔画 6①古代官署名。例如太常~(古代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鸿胪~(略同于现代的礼宾司)。②佛教出家人居住的地方。例如佛~。~观( guàn )。③伊斯兰教徒礼拜、讲经的地方。例如清真~。 -
省
拼音 shěng,xǐng 部首 目 总笔画 9①地方行政区域。例如~份。~会。②节约,不费。例如~钱。~事。~吃俭用。③简易,减免。例如~略。~称。~写。④中国古官署名。例如中书~(①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②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门下~。秘书~。⑤古代称王宫禁地。例如~中。~闼(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