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并
shěng bìng
ㄕㄥˇ ㄅㄧㄥ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省并
谓合并官署裁减官吏。
引证解释
谓合并官署裁减官吏。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五年》:“庚戌御史 张致远 乞省并 淮南 官吏。
引沉与求 曰:‘官省则吏省,吏省则事省。’”
网络解释
省并
省并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hěng bìng ,意思是合并官署,裁减官吏。
-
省
拼音 shěng,xǐng 部首 目 总笔画 9①地方行政区域。例如~份。~会。②节约,不费。例如~钱。~事。~吃俭用。③简易,减免。例如~略。~称。~写。④中国古官署名。例如中书~(①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②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门下~。秘书~。⑤古代称王宫禁地。例如~中。~闼(禁中)。 -
并
拼音 bìng,bīng 部首 干 总笔画 6①合在一起。例如~拢。合~。兼~。②一齐,平排着。例如~驾齐驱。~重( zhòng )。~行( xíng )。③连词,表平列或进一层。例如~且。④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的语气,表不像预料的那样。例如~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