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保扶
shí băo fú
ㄕˊ ㄅㄠˇ ㄈㄨ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十保扶
古代一种求神治病的迷信活动。
引证解释
古代一种求神治病的迷信活动。
引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偶有亲患病俗每十人连名焚牒祈神,谓之十保扶。”
网络解释
十保扶
十保扶是汉语词语,拼音shí bǎo fú,释义为古代一种求神治病的迷信活动。
-
十
拼音 shí 部首 十 总笔画 2①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②表示多、久。例如~室九空。③表示达到顶点。例如~足。~成。 -
保
拼音 bǎo 部首 亻 总笔画 9①看守住,护着不让受损害或丧失。例如~卫。~管。~健。~障。~密。明哲~身。朝不~夕(早晨保不住晚上会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②维持原状,使不消失或减弱。例如~持。~洁。~质。~墒。③负责。例如~证。~荐。~修。~险。确~。担~。④旧时户口的一种编制,若干甲为一保。⑤旧称佣工。例如酒~(酒店服务人员)。佣~。⑥姓。 -
扶
拼音 fú 部首 扌 总笔画 7①搀,用手支持人或物,使不倒。例如搀~。~正。~老携幼。②帮助,援助。例如~养。~植。~危济困。③用手按着或把持着。例如~梯。沙发~手。④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