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总布
shí zǒng bù
ㄕˊ ㄗㄨㄥˇ ㄅㄨ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十总布
一种质地较粗的布。
引证解释
亦作“十緵布”。一种质地较粗的布。
引《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
张纯一 校注:“孙星衍 云:‘总即稯假音字。’《説文》:‘布之八十缕为稯。’”《汉书·王莽传中》:“国用不足民人骚动自公卿以下一月之禄十緵布二匹,或帛一匹。”
颜师古 注:“孟康 曰:‘緵,八十缕也。’緵音子公反。”
网络解释
十总布
十总布,shi zong bu,汉语词语,指一种质地较粗的布。
-
十
拼音 shí 部首 十 总笔画 2①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②表示多、久。例如~室九空。③表示达到顶点。例如~足。~成。 -
总
拼音 zǒng 部首 心 总笔画 9①聚合,聚在一起。例如~之。~数。~体。~结。汇~。②概括全部,主要的。例如~纲。~则。③为首的,最高的。例如~司令。~裁。~经理。~统。④束系,束头发。例如~角( jiǎo )。⑤经常,一直。例如~是这样。⑥一定,无论如何。例如~归。“万紫千红~是春”。 -
布
拼音 bù 部首 巾 总笔画 5①棉、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纺纱后的织成物。例如~匹。~帛。~衣。②古代的一种钱币。③宣告,对众陈述。例如宣~。发~。~告。开诚~公(推诚相见,坦白无私)。④分散到各处。例如散~。遍~。星罗棋~。⑤流传,散播。例如~道。~施。⑥做出安排。例如~置。~景。~局。⑦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