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十三陵的解释
shí sān líng

十三陵

常用词

shí sān líng

ㄕˊ ㄙㄢ ㄌㄧㄥˊ

时代词语

十三陵详解

词语解释

十三陵shí sān líng

  • 明代十三个皇帝陵墓的总称。陵名为: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天寿山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其中长陵规模最大。

引证解释

  • 明•代十三个皇帝陵墓的总称。陵名为:长陵 ( 成祖 )、 献陵 ( 仁宗 )、 景陵 ( 宣宗 )、 裕陵 ( 英宗 )、 茂陵 ( 宪宗 )、 泰陵 ( 孝宗 )、 康陵 ( 武宗 )、 永陵 ( 世宗 )、 昭陵 ( 穆宗 )、 定陵 ( 神宗 )、 庆陵 ( 光宗 )、 德陵 ( 熹宗 )、 思陵 ( 思宗 )。位于 北京市 昌平县 天寿山 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其中 长陵 规模最大。参阅《大明一统志·京师山川》

    清•顾炎武 《金陵杂诗》之二:“重闻百五日遥祭十三陵。”

国语辞典

十三陵shí sān líng

  • 明代成祖至思宗十三个皇帝陵寝的统称。位于河北省北平市昌平县天寿山麓。以明成祖的长陵规模最大。

“十三陵”单字拆分
  • 拼音 shí 部首总笔画 2
    ①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②表示多、久。例如~室九空。③表示达到顶点。例如~足。~成。
  • 拼音 sān 部首总笔画 3
    ①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例如~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②表示多次或多数。例如~思而行。~缄其口。
  • 拼音 líng 部首总笔画 10
    ①大土山。例如山~。丘~。~谷迁变(简作“陵谷”)。②高大的坟墓。例如~园。~墓。~寝。③古同“凌”,侵犯,欺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