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乾隆帝的解释
qián lóng

乾隆帝

常用词

qián lóng dì

ㄑㄧㄢˊ ㄌㄨㄥˊ ㄉㄧˋ

时代词语

乾隆帝详解

词语解释

乾隆帝qián lóng dì

  • (1711-1799)即“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皇帝。庙号高宗年号乾隆。雍正帝第四子。初封和硕宝亲王。即位后继续用兵平定准噶尔部又平定回部大小和卓木叛乱并在新疆设伊犁将军管理天山南北。在位时编成《四库全书》但屡兴文字狱。曾六次南巡,挥霍浪费。后期任用权臣和b133二十年贪污腐败风气盛行。1796年b134位给皇太子(嘉庆帝)自称太上皇帝。

“乾隆帝”单字拆分
  • 拼音 qián,gān 部首总笔画 11
    ①八卦之一,代表天。例如~坤(“坤”,代表地)。②旧时称男性的。例如~造。~宅。
  • 拼音 lóng 部首总笔画 11
    ①盛大,厚,程度深。例如~冬。~重( zhòng )。②兴( xīng )盛。例如兴~。~盛( shèng )。③高,高起。例如~起。~穹。~准(高鼻梁)。④尊崇。例如~师。⑤姓。
  • 拼音部首总笔画 9
    ①宗教徒或神话中称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者。例如上~。玉皇大~。②君主。例如~王。皇~。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