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烛
lóng zhú
ㄌㄨㄥˊ ㄓㄨ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龙烛
烛龙神所衔之烛。
指太阳。
以龙为饰之烛。
引证解释
烛龙 神所衔之烛。参见“烛龙”。
引三国 魏 曹植 《芙蓉赋》:“焜焜韡韡烂若龙烛。”
《文选·左思<吴都赋>》:“西蜀 之於 东吴小大之相絶也,亦犹棘林萤燿而与夫樳木龙烛也。”
刘逵 注:“《山海经》曰:‘ 钟山 之神名曰 烛龙,视为昼,暝为夜。’”指太阳。
引唐•纥干俞 《登天坛山望海日初出赋》:“照烛兮驪珠潜吐曭朗兮龙烛忽生。”
以龙为饰之烛。
引唐•刘禹锡 《观舞柘枝》诗之一:“神飊猎红蕖龙烛然金枝。”
南唐•李煜 逸句:“乌照始潜辉龙烛便争秉。”
宋•吴幵 《优古堂诗话》:“《西清诗话》谓 蔡元•长春帖子‘龙烛影中犹是腊凤簫声里已吹春’,荐绅类能传诵以为 蒋潁叔 作,非也。予以为此一联全是 方干 《除夜》诗:‘寒灯短燄方烧腊画角声残已报春。’”
网络解释
龙烛
龙烛(拼音:lóng zhú)词语意指烛龙神所衔之烛;指太阳;以龙为饰之烛。出自三国魏曹植《芙蓉赋》:焜焜韡韡,烂若龙烛。刘逵《山海经》曰:钟山之神,名曰烛龙,视为昼,暝为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