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竹
lóng zhú
ㄌㄨㄥˊ ㄓㄨ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龙竹
龙须竹。劈为篾平细柔韧,宜作马鞭。
晋葛洪《神仙传·壶公》:“房(费长房)忧不得到家公(壶公)以一竹杖与之曰:'但骑此得到家耳。'房骑竹杖辞去,忽如睡,已到家……所骑竹杖,弃葛陂中,视之乃青龙耳。”后因以“龙竹”指拐杖或比喻得道成仙。
引证解释
龙须竹。劈为篾,平细柔韧,宜作马鞭。
引唐•高适 《咏马鞭》:“龙竹养根凡几年工人截之为长鞭。”
孙钦善 校注:“龙竹即龙鬚竹。 李衎 《竹谱详録》卷五‘龙鬚竹’云:‘生 两浙 山谷间与猫头竹无异根下节不甚密,析为篾,平细柔靱。’”后因以“龙竹”指拐杖或比喻得道成仙。
引晋•葛洪 《神仙传·壶公》:“房 ( 费长房 )忧不得到家,公( 壶公 )以一竹杖与之曰:‘但骑此得到家耳。’ 房 骑竹杖辞去,忽如睡,已到家……所骑竹杖,弃 葛陂 中,视之乃青龙耳。”
唐•王绩 《游仙》诗之四:“鸭桃闻已种龙竹未经骑。”
宋•王禹偁 《李太白真赞》:“龙竹自携,乌纱不整异貌无匹,华姿若生。”
明•汤显祖 《紫箫记·出山》:“金碧葱蘢 王母祠笑骑龙竹弄参差。”
网络解释
龙竹
龙竹(学名:Dendrocalamus giganteus Munro.)禾本科、牡竹属 直立梢端下垂或长下垂,节处不隆起;幼时在外表被有白蜡粉;竿分枝习性高每节分多枝,主枝常不发达。竿箨早落;箨鞘大形,厚革质,鲜时带紫色,全缘,背面贴生暗褐色刺毛;箨耳与下延之箨片基部相连多少有些外翻以后易脱落;箨舌显著边缘有短齿状裂刻;箨片外翻,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表面幼时生有微毛先端钝圆,并具毛茸,略呈羽毛状。
该种在中国云南东南至西南部各地均有分布台湾也有栽培。国外在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各国家都有栽培。
该种是牡竹属中栽培最广泛的中国滇西南可能是它的自然分布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竹类之一可为良好的建筑和篾用竹材。其笋味苦不宜蔬食但加工漂洗和蒸煮后能制作笋丝和笋干其色泽淡黄颇受人们欢迎。
(概述图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