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刘海蟾的解释
liú hăi chán

刘海蟾

常用词

liú hăi chán

ㄌㄧㄡˊ ㄏㄞˇ ㄔㄢˊ

时代词语

刘海蟾详解

词语解释

刘海蟾liú hăi chán

  • 亦称“刘海”。

  • 五代燕山人名操,字昭远,以号行。道教全真道祖师。初事燕主刘守光为丞相。一日道人正阳子来谒,说清静无为之法并索鸡卵十枚,累金钱上。海蟾惊呼:“危哉!”道人说:“居荣禄履忧患,其危殆甚!”海蟾悟弃官归隐,后仙去。见《神仙通鉴》。民间多绘作仙童状前额垂发,手舞钱串,骑蟾背上。俗称“刘海”。

引证解释

  • 亦称“刘海”。 五代 燕山 人名 操,字 昭远,以号行。道教全真道祖师。初事 燕 主 刘守光 为丞相。一日,道人 正阳子 来谒,说清静无为之法,并索鸡卵十枚累金钱上。

    海蟾 惊呼:“危哉!”道人说:“居荣禄,履忧患,其危殆甚!”海蟾 悟,弃官归隐,后仙去。见《神仙通鉴》。民间多绘作仙童状,前额垂发手舞钱串,骑蟾背上。俗称“刘海”。 清•王韬 《淞滨琐话·倪幼蓉》:“面同满月眼若明星,双髻簪花,如世间所绘 刘海 状。”
    《秧歌剧选·十二把镰刀》:“桂兰 打铁手呀手儿软腰儿闪几闪,越看越好看……好象 刘海 戏金蟾 王二 我好不喜欢。”

国语辞典

刘海蟾liú hăi chán

  • 人名:(1)​本名操字元英,号海蟾子,五代后梁陕西人,生卒年不详。曾事燕王刘守光为相后为吕纯阳弟子,创道教南宗与北宗王喜对抗。(2)​名昭远号海蟾子,五代宋初人,生卒年不详。为一仙人,常居华山陈图南馆道院。

网络解释

刘海蟾

刘海蟾,全真派道教北五祖之一。中国民间信奉的准财神。名操字宗成号海蟾子,又字昭远。五代燕山 (今北京西南宛平)人。在辽应举中甲科进士,事五代燕主刘守光,官至丞相。平素好性命之学崇尚黄老之道。元世祖封其为“海蟾明悟弘道真君”。元武宗加封为“海蟾明悟弘道纯佑帝君”。

“刘海蟾”单字拆分
  • 拼音 hǎi 部首总笔画 10
    ①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例如~洋。~域。~拔。~疆。~内。~岸。~誓山盟。五湖四~。②用于湖泊名称。例如青~。中南~。③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例如~碗。~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口。④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例如人山人~。火~。⑤漫无目标地。例如~骂。~找。⑥古代指从外国来的。例如~棠。⑦特指中国上海。例如~派。⑧姓。
  • 拼音 chán 部首总笔画 19
    ◎〔~蜍〕两栖动物,皮上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形状像蛙。吃昆虫、蜗牛等,对农业有益。俗称“癞蛤蟆”、“疥蛤蟆”;古代称“蟾诸”。简称“蟾”,如“~酥”(色白,可入药)。“~宫”(月亮)。“~桂”。“~轮”(圆月)。“~辉”、“~光”、“~魄”(均指月光)。“~宫折桂”(旧喻科举考试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