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海蜇的解释
hăi zhé

海蜇

常用词

hăi zhé

ㄏㄞˇ ㄓㄜˊ

时代词语

海蜇详解

词语解释

海蜇hăi zhé

  • 生活在海中的一种腔肠软体动物体形半球状可作食用,上面呈伞状白色,借以伸缩运动称为海蜇皮,下有八条口腕,其下有丝状物,灰红色,叫海蜇头。

    jellyfish;

引证解释

  • 腔肠动物。伞部隆起呈馒头状直径达五十厘米最大可达一米,胶质较坚硬,通常青蓝色。触手乳白色。口腕八枚缺裂成许多瓣片。广布于我国南北各海中。可供食用并可入药。

国语辞典

海蜇hăi zhé

  • 动物名。腔肠动物水母类。形如伞盖平滑黏软,有腕八枚下垂。其薄皮经人工脱水处理后可食用。

网络解释

海蜇 (水生无脊椎动物)

海蜇(seajelly,or jellyfish, nettlefish)hǎi zhé ㄏㄞˇ ㄓㄜˊ(Rhopilema esculenta Kishinouye) 。伞部隆起呈馒头状直径达五十厘米,最大可达约一米五,胶质较坚硬,通常青蓝色。触手乳白色。口腕八枚,缺裂成许多瓣片。广布于我国南北各海中。可供食用,并可入药。

海蜇俗称为水母、石镜、蜡、樗、蒲鱼、水母鲜和海(虫宅zha)等。海蜇属钵水母纲是生活在海中的一种腔肠软体动物,体形程半球状,可食用,上面呈伞状,白色,借以伸缩运动称为海蜇皮,下有八条口腕,其下有丝状物,呈灰红色,叫海蜇头。

腔肠动物。伞部隆起呈馒头状,直径达五十厘米,最大可达一米,胶质较坚硬,通常青蓝色,触手乳白色。口腕八枚,缺裂成许多瓣片。广布于中国南北各海中。尤其是浙江沿海最多。可供食用并可入药。

海蜇(Rhopilema)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科,海蜇属的统称。营海洋漂浮生活。成体伞部隆起呈半球状体伞表面光滑、中胶层厚。伞径300~600毫米最长可达1米。伞缘有八个缺刻,各有14~22个舌状缘瓣。无伞缘触手。口腕八条,三翼型。每条口腕约有150~180条丝状物和30~40条棒状物。大型的口消失依靠缘瓣上的小型吸口吸食小型动植物。内伞有发达的环肌。中国沿海广泛分布以浙江和福建沿海最多。每年8~9月成群出没海面。可人工培育并已人工放流以增加其资源量。可供食用,并可入药。伞部俗称“蜇皮”,口腕部俗称“蜇头”。

“海蜇”单字拆分
  • 拼音 hǎi 部首总笔画 10
    ①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例如~洋。~域。~拔。~疆。~内。~岸。~誓山盟。五湖四~。②用于湖泊名称。例如青~。中南~。③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例如~碗。~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口。④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例如人山人~。火~。⑤漫无目标地。例如~骂。~找。⑥古代指从外国来的。例如~棠。⑦特指中国上海。例如~派。⑧姓。
  • 拼音 zhé 部首总笔画 13
    ◎〔海~〕海里生的一种腔肠动物,形状像张开的伞,可供食用。简称“蜇”,如“~头”,“~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