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旗
lă ma qí
ㄌㄚˇ ㄇㄚ˙ ㄑㄧ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喇嘛旗
清王朝设立的除不管军事外对宗教事务和领地的行政、司法、税收、丁口管理等事项有一定权力的群体。
-
喇
拼音 lǎ 部首 口 总笔画 12①〔~叭〕a。一种管乐器,铜制。b。喇叭筒状,有扩音作用的东西,如“汽车~~”②〔~嘛教〕佛教的一派,传播于中国藏族、蒙古族地区。③〔~嘛〕中国藏语,喇嘛教的僧人,原意“上人”、“师傅”。 -
嘛
拼音 má,ma 部首 口 总笔画 14◎助词,表示很明显,事理就是如此。例如不会不要紧,边干边学~。 -
旗
拼音 qí 部首 方 总笔画 14①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多是长方形或方形。例如~子。~帜。~号。~舰。~手。②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例如~人(满族人)。~籍。~袍。③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