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旗
qí qí
ㄑㄧˊ ㄑㄧ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旗旗
亦作“旗旗”。
旌旗。
引证解释
亦作“旂旗”。旌旗。
引《左传·桓公三年》:“三辰旂旗昭其明也。”
杜预 注:“三辰,日、月、星也,画於旂旗,象天之明。”
孔颖达 疏:“旂旗是九旗之总名。”
南朝 梁 江淹 《萧拜相国齐公十郡九锡章》:“鑾輅旗旂方幸於臣府。”
宋•刘攽 《和王正仲熙宁郊祀二十韵》:“风霆齐命令龙虎会旗旂。”
-
旗
拼音 qí 部首 方 总笔画 14①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多是长方形或方形。例如~子。~帜。~号。~舰。~手。②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例如~人(满族人)。~籍。~袍。③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