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租减息
jiăn zū jiăn xī
ㄐㄧㄢˇ ㄗㄨ ㄐㄧㄢˇ ㄒㄧ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减租减息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
英reduction of rent for land and of interest on loans;
网络解释
减租减息
为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民主政权规定:在未实行土改的地区允许地主出租土地但原则上须按照战前的原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承认战前的借贷关系但年利息一般不得超过一分半如债务人付息已超过原本一倍者停利还本,如付息已超过原本两倍者,本利停付,原借贷关系视为消灭。中国共产党曾实行的减轻农民所受地租和高利贷剥削而不改变地主土地所有制的一种土地政策。
-
减
拼音 jiǎn 部首 冫 总笔画 11①由原有数量中去掉一部分。例如~价。~员。缩~。削~。偷工~料。②降低程度,衰退。例如~轻。~弱。~少。~色。~产。~免。~缓。 -
租
拼音 zū 部首 禾 总笔画 10①出代价暂用别人的东西。例如~房。~用。~借地。②收取一定的代价,把房屋、土地、器物等借给别人使用。例如~佃。~价。~让。~赁(a.出租;b.租用)。③出租所收取的钱或实物。例如房~。地~。④田赋。例如~税。 -
息
拼音 xī 部首 心 总笔画 10①呼吸时进出的气。例如鼻~。喘~。叹~。窒~。瞬~万变。②停止,歇。例如休~。歇~。~怒。~兵。~事宁人。~止。平~。偃旗~鼓。③繁殖,滋生。例如休养生~。滋~。④音信。例如消~。信~。⑤儿女。例如子~。⑥利钱。例如~率( lǜ )。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