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事宁人
xī shì níng rén
ㄒㄧ ㄕˋ ㄋㄧㄥˊ ㄖㄣ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息事宁人
原意是不生事扰民。后指平息纠纷使人安宁(常带有自我牺牲的意味)
例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后汉书·章帝纪》
英gallant; patch up a quarrel and reconcile the parties concerned;
引证解释
谓不生事扰民。
引《后汉书·章帝纪》:“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寧人,敬奉天气。”
《清史稿·高宗纪二》:“己卯以用兵 金川 劳费,密諭 傅恒 息事寧人。”泛指平息人事纠纷。
引清•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畏鬼者常情非辱也。谬答以畏,可息事寧人。”
孙中山 《致国民党员书》:“至于以息事寧人为藉口而枉道以求合吾党之士,所不屑为。”
夏衍 《于伶小论》:“先天的具备了旧时代儒生的谦让与息事宁人的心情。”
国语辞典
息事宁人
原指为政不生事扰民。后多指调停纷争以使彼此相安。清·纪昀。
引《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敬奉天气。」
《阅微草堂笔记·卷二三·滦阳续录五》:「谬答以畏,可息事宁人。彼此相激,伊于胡底乎?」近相安无事
反推波助澜 惹事生非 无事生非
-
息
拼音 xī 部首 心 总笔画 10①呼吸时进出的气。例如鼻~。喘~。叹~。窒~。瞬~万变。②停止,歇。例如休~。歇~。~怒。~兵。~事宁人。~止。平~。偃旗~鼓。③繁殖,滋生。例如休养生~。滋~。④音信。例如消~。信~。⑤儿女。例如子~。⑥利钱。例如~率( lǜ )。利~。月~。 -
事
拼音 shì 部首 一 总笔画 8①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例如~情。~件。~业。②变故。例如~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端。③职业。例如谋~(指找职业)。④关系和责任。例如你走吧,没你的~了。⑤办法。例如光着急也不是~儿,还得另找出路。⑥做,治。例如不~生产。无所~事。⑦服侍。例如~父母。 -
宁
拼音 níng,nìng,zhù 部首 宀 总笔画 5①平安,安定。例如~静。~谧。息事~人。②旧时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例如~亲。归~。③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别称。沪~铁路④姓。 -
人
拼音 rén 部首 人 总笔画 2①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例如~类。②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③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例如丢~,文如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