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袖
jiàn xiù
ㄐㄧㄢˋ ㄒㄧㄡ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箭袖
即箭衣。
引证解释
即箭衣。参见“箭衣”。
引《红楼梦》第十五回:“见 宝玉 戴着束髮银冠勒着双龙出海抹额穿着白蟒箭袖,围着攒珠银带。”
《花月痕》第四二回:“有个垂髻女子上身穿件箭袖对襟鱼鳞文金黄色的短袄下繫緑色两片马裙。”
国语辞典
箭袖
袖端去其下半,仅能覆手以便于射箭的袖子。
网络解释
箭袖
箭袖起源于北方民族的服饰。该词语由清后期产生古称为窄袖。北方民族服饰以箭袖居多,且寒冷地区的袖缘大多宽厚。宽厚袖缘容易上翻便于骑射和劳作把袖缘放下可以保暖。明代北方地区的出行佣中亦有此表现。因为袖口窄小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颇为方便也易于保暖。所以千百年后,从军服,官服到百姓常服箭袖广为流传,成为汉服的一种袖制。所以宽硬袖缘并非满族特有箭袖和马蹄袖是需要区别开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