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朝官
jīng cháo guān
ㄐㄧㄥ ㄔㄠˊ ㄍㄨㄢ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京朝官
宋代京官和升朝官的合称。
引证解释
宋 代京官和升朝官的合称。参见“京官”。
引宋•范仲淹 《上执政书》:“今约天下令録自差京朝官外,不过千数百员。”
《通雅·官制》:“官京师曰京官常参曰升朝官,京朝官盖有分别。 陆务观 曰:唐•自相辅以下皆曰京官常朝曰常参官。 宋•初以常参预朝謁曰升朝官 元丰 以预宴坐曰升朝官,合之则曰京朝官。”
-
京
拼音 jīng 部首 亠 总笔画 8①国都(现特指中国首都北京)例如~城。~都。~华(因京都是文物、人才汇集的地方,所以称京都为“京华”)。~畿(国都和国都附近的地方)。~剧。~师(首都的旧称)。~绣。~菜。②大。③古代数名,指一千万,亦指一亿兆。④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例如~族。⑤姓。 -
朝
拼音 zhāo,cháo 部首 龺 总笔画 12①早晨。例如~阳。~晖。~暮。~霞。~气。~思暮想。~令夕改。~秦暮楚(喻反复无常)。②日,天。例如今~。明~。 -
官
拼音 guān 部首 宀 总笔画 8①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例如~吏。~僚。~邸。~腔。~署。~厅。~爵。②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例如~办。~费。~方。~府。③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例如感~。器~。五~。~能。④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