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制
guǐ zhì
ㄍㄨㄟˇ ㄓ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轨制
法则制度。
谓以某种法则制约。
引证解释
法则制度。
引《后汉书·皇后纪序》:“诸侯僭纵轨制无章。”
谓以某种法则制约。
引《三国志·蜀志·董和传》:“和 躬率以俭恶衣蔬食,防遏踰僭为之轨制,所在皆移风变善畏而不犯。”
李大钊 《社会主义下的经济组织》:“生产为消费者的需要所轨制计算应绰裕一点。”
国语辞典
轨制
法则制度。
引《后汉书·卷一〇·皇后纪·序》:「诸侯僭纵轨制无章。」
《三国志·卷三九·蜀书·董和传》:「防遏逾僭为之轨制。」近制度
网络解释
轨制
轨制释义:法则制度、谓以某种法则制约、现代的意思。
-
轨
拼音 guǐ 部首 车 总笔画 6①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其宽度为古制八尺,后引申为车辙。②一定的路线。例如~迹。~辙(车轮行过留下来的痕迹,喻已往有人走过的道路或做过的事情)。③应遵循的规则。例如~度( dù )(法度)。~范(规范,楷模)。步入正~。 -
制
拼音 zhì 部首 刂 总笔画 8①规定。例如因地~宜。~定。~式。~宪。②限定,约束,管束。例如~止。~裁。专~。~约。抵~。节~。~动。~海权。③法规,制度。例如民主集中~。公有~。④造,作。例如~造。~做。~品。~图。~革。~版。如法炮( páo )~。⑤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例如~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服。⑥古代帝王的命令。例如~诰。⑦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