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书
guǐ shū
ㄍㄨㄟˇ ㄕㄨ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轨书
指法度体制。语出《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引证解释
指法度体制。
引语出《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南朝 梁 江淹 《齐太祖诔》:“金汤无险,轨书攸同。”
网络解释
轨书
轨书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guǐ shū,是指法度体制。
-
轨
拼音 guǐ 部首 车 总笔画 6①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其宽度为古制八尺,后引申为车辙。②一定的路线。例如~迹。~辙(车轮行过留下来的痕迹,喻已往有人走过的道路或做过的事情)。③应遵循的规则。例如~度( dù )(法度)。~范(规范,楷模)。步入正~。 -
书
拼音 shū 部首 乙 总笔画 4①成本的著作。例如~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②信。例如~信。~札。~简。~函。③文件。例如证~。说明~。④写字或写的字。例如~法。~写。~桌。~案。~画。⑤写文章。例如大~特~。罄竹难~。⑥字体。例如草~。隶~。楷~。⑦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⑧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例如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