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诗
fù shī
ㄈㄨˋ ㄕ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赋诗
吟诗;写诗。
引证解释
吟诗;写诗。
引《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唐•王维 《慕容承携素馔见过》诗:“纱帽乌皮几閒居懒赋诗。”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他生长在 北平 的书香门第下棋,赋诗,作画很自然地在他的生活里占了很多的时间。”
国语辞典
赋诗
作诗。
引宋·苏轼〈赤壁赋〉:「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网络解释
赋诗
赋诗 汉语词汇。
拼音:fù shī.
释义:吟诗;写诗。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上来作比喻或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