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礼之训
shī lǐ zhī xùn
ㄕ ㄌㄧˇ ㄓ ㄒㄩㄣ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诗礼之训
《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后以“诗礼之训”谓子承父教。
引证解释
后以“诗礼之训”谓子承父教。
引《论语·季氏》:“尝独立 鲤 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 鲤 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 鲤 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 鲤 退而学《礼》。”
宋•胡继宗 《书言故事·父母》:“子承父教,云诗礼之训。”
-
诗
拼音 shī 部首 讠 总笔画 8①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例如~歌。~话(❶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❷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集。~剧。~篇。~人。~章。~史。吟~。②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 -
礼
拼音 lǐ 部首 礻 总笔画 5①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例如婚~。丧( sāng )~。典~。②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例如~教( jiào )。~治。克己复~。③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例如~让。~遇。~赞。~尚往来。先~后兵。④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例如~物。~金。献~。⑤古书名,《礼记》的简称。⑥姓。 -
之
拼音 zhī 部首 丶 总笔画 3①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例如赤子~心。②助词,表示修饰关系。例如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③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④代词,代替人或事物。例如置~度外。等闲视~。⑤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⑥虚用,无所指。例如久而久~。⑦往,到:“吾欲~南海”。 -
训
拼音 xùn 部首 讠 总笔画 5①教导,教诲。例如~诫。~蒙(教育儿童)。~迪(教诲开导)。教( jiào )~。培~。②可以作为法则的话。例如家~。③典式,法则。例如不足为~。④解释词的意义。例如~诂(解释古书中的字、词句的意义。亦称“~故”、“诂~”、“故~”)。~读(日文借用汉字写日语原有的词,用日语语音读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