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髀秋的解释
qiū

髀秋

常用词

bì qiū

ㄅㄧˋ ㄑㄧㄡ

时代词语

髀秋详解

词语解释

髀秋bì qiū

  • 马鞍上的皮带。亦为马桶上篾箍的谐音。

引证解释

  • 马鞍上的皮带。亦为马桶上篾箍的谐音。

    明•汤显祖 《牡丹亭·诊祟》:“一样髀鞦窟洞下。”
    徐朔方 等校注:“髀或为鞴或鞁字之讹。鞴、鞦都是马具,一面又以鞴、鞦谐音指马桶上的篾箍。箍 江 南方言也可以叫‘秋’。大意説马和马桶一样有鞦。”

网络解释

髀秋

髀秋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ì qiū,是指马鞍上的皮带。

“髀秋”单字拆分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7
    ◎大腿,亦指大腿骨。例如~肉复生(因长久不骑马,大腿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安逸,无所作为)。
  • 拼音 qiū 部首总笔画 9
    秋,汉字,象形字,甲骨文中的“秋”字像是一只蟋蟀的形状,因为蟋蟀在秋天鸣叫,所以用以表示秋季。秋天,一年四季之一,位于夏季之后,冬季之前,是收获的季节。在秋天,天气渐凉,昼夜温差加大,树叶由绿转黄,最终飘落,农作物成熟,人们开始收割。秋字也常用来形容人的情绪,如“愁绪”、“秋思”,以及成语“一叶知秋”,意指通过细微的变化预知大局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