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
bǐ gàn
ㄅㄧˇ ㄍㄢ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比干
商代贵族纣王叔父,官少师。相传因屡谏纣王被剖心而死。
例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楚辞·屈原·涉江》
英Bigan;
引证解释
商 纣王 的叔父官少师。因屡次劝谏 纣王被剖心而死。
引《庄子·人间世》:“昔者 桀 杀 关龙逢紂 杀王子 比干。”
成玄英 疏:“比干,殷紂 之庶叔忠諫而被割心。”
《史记·殷本纪》:“紂 愈淫乱不止。 微子 数諫不听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 比干 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迺强諫 紂。紂 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 比干,观其心。”
国语辞典
比干
人名。商王纣的叔父,与微子、箕子称殷之三仁。因谏纣不听而被杀。见《史记·卷三·殷本纪》。
网络解释
比干 (商末周初历史人物)
比干(gàn),子姓,比氏,名干,沫邑(今河南卫辉)人。商代帝王文丁的次子帝乙的弟弟,帝辛(商纣王)的叔叔。
比干是帝辛的叔叔也称王叔比干,是殷商王室的重臣官拜少师(丞相)。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商王帝乙受托孤重辅帝辛(商纣王),先后辅佐殷商两代帝王忠君爱国,为民请命,敢于直言劝谏被称为“亘古忠臣”。从政40多年主张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终年64岁。
-
比
拼音 bǐ 部首 比 总笔画 4①较量高低、长短、远近、好坏等。例如~赛。~附。对~。评~。②能够相匹。例如今非昔~。无与伦~。③表示比赛双方胜负的对比。例如三~二。④表示两个数字之间的倍数、分数等关系。例如~例。~值。⑤譬喻,摹拟。例如~如。~方。~兴( xìng )(文学写作的两种手法。“比”是譬喻;“兴”是烘托)。~画。~况(比照,相比)。⑥靠近,挨着。例如~~(一个挨一个,如“~~皆是”)。~肩继踵。~邻。鳞次栉~。⑦和,亲。例如~顺。⑧及,等到。例如~及。 -
干
拼音 gān,gàn 部首 干 总笔画 3①触犯,冒犯,冲犯。例如~扰。~涉。~预(亦作“干与”)。森然~霄。②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例如~禄。~仕。③关连,涉及。例如~系。互不相~。④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例如大动~戈。⑤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例如天~。~支。⑥涯岸,水边:“河之~兮”。⑦个数。例如若~。⑧没有水分或水分少,跟“湿”相对。例如~燥。~柴。⑨干的食品或其他东西。例如饼~。豆腐~。⑩枯竭,尽净,空虚。例如~尽。~杯。⑪副词,空,徒然,白白地。例如~着急。⑫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例如~亲。⑬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对方难堪。例如我又~了他一顿。⑭〈方〉慢待;置之不理。例如把客人~在一旁。⑮〔~将( jiàng )〕古剑名。⑯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