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老
bào lăo
ㄅㄠˋ ㄌㄠˇ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鲍老
古代戏剧中的角色多戴面具,用其滑稽表演逗人取乐。
英Baolao-role's name;
引证解释
古代戏剧脚色名。参阅 王国维 《古剧脚色考·鲍老》。
引宋•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五三出:“好似傀儡棚前一个鲍老。”
钱南扬 校注:“鲍老,古剧脚色名。 《后山诗话》载 杨大年 《傀儡诗》云:‘鲍老当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当。若教鲍老当筵舞,转更郎当舞袖长。’郭郎也是脚色名,盖即引戏,见《乐府杂録》‘傀儡’条。 《武林旧事》卷二‘舞队、大小全棚傀儡’有‘《大小斫刀鲍老》、《交袞鲍老》。鲍老似乎与傀儡戏关係特别密切故上句云云。’”《水浒传》第三三回:“锣声响处众人喝采。 宋江 看时却是一伙舞鲍老的。”
清•黄遵宪 《番客篇》:“蓝衫调鲍老玉瞳辉 文康。”
徐嘉瑞 《金元戏曲方言考补遗》:“鲍老滑稽脚色。曲牌有《鲍老催》、《耍鲍老》。农村演《大头和尚戏柳翠》大头和尚臃肿郎当即鲍老也…… 昆明 之语谓臃肿郎当之人曰鲍老。”
国语辞典
鲍老
宋元百戏中戴面具,扮演吐烟火带铜锣起舞,引人发笑的滑稽脚色。
引元·周密《武林旧事·卷二·舞队》:「大小傀儡:大小斫刀鲍老、交衮鲍老。」
《水浒传·第三三回》:「那鲍老" class="primary" href="/search/mid_4/ci-1b9c0e7d1e">跳鲍老的身躯纽得村村势势的。宋江看了呵呵大笑。」
网络解释
鲍老
鲍老 拼音bào lǎo ,释义古代戏剧脚色名 。
-
鲍
拼音 bào 部首 鱼 总笔画 13①〔~鱼〕❶咸鱼,如“如入~~之肆,久而不闻其臭”;❷鳆鱼的俗称。②姓。 -
老
拼音 lǎo 部首 耂 总笔画 6①年纪大,时间长,有经验,陈旧的。例如~当益壮。~朋友。~练。~化。少年~成。~马识途。②对年纪大的人的尊称。例如吴~。~人家。~大爷。③极,很。例如~早。~羞成怒。④老年人。例如敬~院。扶~携幼。~有所为( wéi )。⑤晚年。例如~年。~境。⑥敬老,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⑦总是,经常。例如~是生病。⑧原来的。例如~地方。⑨与“嫩”相对。例如黄瓜长~了。⑩词头,用于表排行,用于表相互尊称,或加在某些动植物名前构成多音节词。例如~大。~鹰。~倭瓜。⑪老子(中国先秦思想家)及其学说的简称。⑫死的讳称。例如~了。⑬〔~板〕指业主或企业的经营者。⑭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