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放
bēn fàng
ㄅㄣ ㄈㄤ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奔放
思想感情、诗文气势等无拘束地尽量表达出来。
例热情奔放。
英bold and unrestrained; untrammelled;
引证解释
疾驰。飞兔、騕褭古骏马名。 良,王良 ; 乐伯乐 :古善御者。
引《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飞兔、騕褭絶足奔放, 良 乐 之所急。”
谓肆纵不可羁束。
引《尸子》卷下:“民者譬之马也, 尧 舜 御之则天下端正 桀 紂 御之则天下奔放。”
形容气势雄伟横逸感情等不受拘束。
引晋•陆机 《文赋》:“或奔放以谐合务嘈囋而妖冶。”
宋•曾巩 《代人祭李白文》:“又如长河浩浩奔放,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现多谓尽情流露;不受拘束。
引柔石 《二月》六:“她是一个感情奔放的人。”
国语辞典
奔放
疾驰。也作「奔逸」。
引《后汉书·卷八〇·文苑传·祢衡传》:「激楚、杨阿至妙之容,台牧者之所贪;飞兔、騕褭,绝足奔放,良、乐之所急。」
近豪放
反呆滞 拘谨 舒徐
形容水势奔腾流放。
引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
形容文思泉涌纵逸或感情尽情流露不受拘束。
引《文选·陆机·文赋》:「或奔放以谐合,务嘈囋而妖冶。」
网络解释
奔放
奔放,汉语词汇。
拼音:bēn fàng
指热情奔腾;亦指思想感情、诗文气势等无拘束地尽量表达出来,不受拘束。
见袁宏道《徐文长传》:“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
-
奔
拼音 bēn,bèn 部首 大 总笔画 8◎bēn ㄅㄣˉ 急走,跑。例如~跑。~驰。~突(横冲直撞;奔驰)。~流。~腾。~忙。~波(劳苦奔走)。~放(疾驰。喻气势雄伟,不受拘束)。私~(女子私自投奔所爱的人,或跟他一起逃走)。 -
放
拼音 fàng 部首 攵 总笔画 8①解脱约束,得到自由。例如把笼子里的鸟~了。~胆。~诞。~任。~肆。~歌。~怀。豪~。释~。②散( sàn )例如~工。~假。~学。~晴(阴雨后转晴)。③带牲畜到野外去吃草。例如~牧。~羊(亦喻任其自由行动,放手不管,含贬义)。④驱逐到远方去。例如~逐。~黜。流~。⑤到基层去。例如~官(古时指任命为外地官员)。下~。⑥发出。例如~电。~毒。~光。发~。⑦借钱给别人,收取利息。例如~债。~贷。⑧扩展。例如~大。~宽。⑨花开。例如百花齐~。心花怒~。⑩搁、置。例如这件事情不要紧,先~一~。存~。~弃。~心。~置。⑪至。例如~乎四海。摩顶~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