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左伯纸的解释
zuǒ zhǐ

左伯纸

常用词

zuǒ bó zhǐ

ㄗㄨㄛˇ ㄅㄛˊ ㄓˇ

时代词语

左伯纸详解

词语解释

左伯纸zuǒ bó zhǐ

  • 汉左伯所造的纸。

引证解释

  • 汉•左伯 所造的纸。

    汉•赵岐 《三辅决录》卷二:“﹝ 韦诞 ﹞因奏曰:‘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 张芝 笔、 左伯 纸及臣墨,兼此三具,又得臣手,然后可以逞径丈之势方寸千言。’”唐•张怀瓘 《书断二·左伯》:“左伯 字 子邑,东莱 人特工八分与 毛弘 等列,小异於 邯郸淳亦擅名 汉•末。又甚能作纸。 汉•兴有纸代简,至 和帝 时, 蔡伦 工为之,而 子邑 尤行其妙。”

网络解释

左伯纸

汉灵帝时期出现一位书法家兼造纸家左伯曾经制造出当时认为最好的“左伯纸”。“左伯(165---226)字子邑。山东东莱(今莱州) 人。……擅名汉末,又甚能做纸,汉兴,用纸代简,至和帝时蔡伦工为之而子邑尤行其妙。”左伯纸,原料多用麻料和当地丰富的桑皮原料。当时起先用麻料麻料当时来自普通百姓用过的衣服及其他麻制品,如麻袋麻绳,麻鞋等,因为麻料比皮料韧性稍差后有采用当地丰富的桑皮原料,或者根据纸的用途两种原料相互配比桑皮纤维是韧皮纤维里面最长的其韧性可见一斑而麻料虽然纤维短,但其滤水效果好两者结合所捞制的纸质量甚优。临朐皮纸还保留掺入部分麻料的工艺

东汉时造纸原料应就地取材山东临朐桑蚕业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临朐属齐)已成为桑蚕生产发达的地区之一。汉代“皎洁如霜雪”的“齐纨”经丝绸之路销往西域各地。“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杜甫诗句)反映了临朐一带桑蚕生产的盛况。而当时“齐鲁桑麻千亩”造纸原料丰富,左伯是在山东造纸,因此山东临朐手工纸师承左伯纸也顺理成章

山东省的纸史研究者郭兴鲁曾查阅有关史志并赴左伯家乡实地调查认为“左伯纸”是山东手工纸的源头是可信的

“左伯纸”单字拆分
  • 拼音 zuǒ 部首总笔画 5
    ①面向南时,东的一边,与“右”相对。例如~手。~方。~右。~膀右臂。②地理上指东方。例如山~。江~。③指政治思想上进步或超过现实条件许可的过头思想和行动。例如~派。~翼。~倾。④斜,偏,差错。例如~脾气。~嗓子。⑤降低官职。例如~迁。⑥古同“佐”,佐证。⑦姓。
  • 拼音 bó,bǎi,bà 部首总笔画 7
    ①兄弟排行次序。例如~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②父亲的哥哥。例如~~。~父。~母。③对父辈戚友的尊称。例如老~。世~。④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例如~爵。⑤旧时对文章、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海内文章~”。⑥姓。
  • 拼音 zhǐ 部首总笔画 7
    ①用植物纤维制成的薄片,作为写画、印刷书报、包装等用。例如~张。~币。~烟。~上谈兵(喻空谈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洛阳~贵(称誉别人的著作)。金迷~醉。②量词,指书信、文件的张数。例如一~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