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马
zhǐ mă
ㄓˇ ㄇㄚˇ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纸马
印有神像供祭祀时焚化用的纸片。
英paper horse burned at funeral for use in the nether world;
〈方〉:用纸糊成的人、车、马等迷信的人祭祀时用来焚化。
英paper men, carriage and horse for superstitution;
引证解释
旧俗祭祀时所用的神像纸祭毕随即焚化。古代祭祀用牲币 秦 俗用马,后演变为用木马。 唐•王璵 以纸为币用纸马以祀鬼神。后世刻板以五色纸印神佛像出售名曰纸马。或谓旧时所绘神像,皆画马其上,以为神佛乘骑之用故称纸马。又称甲马。参阅《旧唐书·王璵传》、 清•王棠 《知新录》卷八、 清•赵翼 《陔馀丛考·纸马》。
引唐•谷神子 《博异志·王昌龄》:“见舟人言乃命使賫酒脯、纸马献於大王。”
《西游记》第四八回:“﹝ 陈澄 等﹞祝罢烧了纸马,各回本宅不题。”
《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小的送这三牲纸马到坟上烧纸去。”
《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一进二门当院里早预备下香烛吉祥纸马。”
国语辞典
纸马
印绘马匹、神祇、佛像等供祭祀焚化的冥纸。
引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二折》:「只等那船头上烧了利市纸马分些神福,吃得醉饱了,便撑动篙来,开起船来。」
《儒林外史·第四回》:「就在胡老爹面前转托僧官去约僧众并备香、烛、纸马、写法等事。」
网络解释
纸马
纸马俗称中国民间祭祀财神、月神、灶神、寿星等神祗时所使用的物品。古人祭祀用牲币秦俗牲用马,唐代玄宗以后始以纸马祀鬼神。
纸马的形式实质上就是木刻黑白版画因为它只存在于民间为区别其它的书籍插图版画、佛、道经版画等我们称它为民间版画。当然民间版画还应包括年门画。
云南有关民间美术研究的人士多称其为"甲马纸"这是根据最初收集这种民间版画的保山、腾冲、大理等部分滇西地区的民间称呼而来于是沿袭成俗。
但据笔者所调查的云南其它地区如滇南、、滇东北,甚至已近滇西的楚雄却都各有别称相比之下,总体上都称其为“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