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银
zhú yín
ㄓㄨˊ ㄧㄣ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烛银
精光闪耀的银子。
引证解释
精光闪耀的银子。
引《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之珤玉果、璿珠、烛银、黄金之膏。”
郭璞 注:“银有精光如烛。”
南朝 梁 刘孝威 《谢赍熊白启》:“光踰厚璧殆惑 朱公 之价;色丽烛银,将堪 穆王 之寳。”
唐•杨炯 《和刘长史答十九兄》:“宫徵谐鸣石光辉掩烛银。”
元•陈樵 《月庭赋》:“鸡林 失帘箔之珍 玄圃 隐烛银之燎。”
网络解释
烛银
烛银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ú yín ,是指精光闪耀的银子。
-
烛
拼音 zhú 部首 火 总笔画 10①用线绳或苇子做中心,周围包上蜡油,点着取亮的东西(古代亦称“火炬”)例如蜡~。花~。~光。~泪。~台。风~残年。②洞悉。例如洞~其奸。③灯泡瓦特数的俗称。例如十五~的灯泡。 -
银
拼音 yín 部首 钅 总笔画 11①一种金属元素,可以制货币和器皿、电子设备、感光材料、装饰品等。例如~子。~杯。~牌。②旧时用银铸成块的一种货币。例如~币。~锭。~洋。~钱。~圆(亦作“银元”)。~号(规模较大的钱庄)。~行( hāng )。~票。③像银的颜色。例如~白。~发( fà )。~河(亦称“天河”、“银汉”)。~样镴枪头(喻表面还不错,实际上不中用,好像颜色如银子的锡镴枪头一样)。④同“垠”,边。⑤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