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六骏
zhāo líng liù jùn
ㄓㄠ ㄌㄧㄥˊ ㄌㄧㄡˋ ㄐㄩㄣ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昭陵六骏
唐雕塑。即昭陵前的六件骏马浮雕石像刻于公元637年。六马为唐太宗征战所骑。内“拳毛fd7d”、“飒露紫”两件1914年被盗往美国“什伐赤”、“青骓”、“特勒骠”、“白蹄乌”四件今存国内。
引证解释
陕西省 礼泉县 东北 九嵕山 唐太宗 昭陵 前的六块浮雕石刻。是 李世民 在建立 唐•王朝的战争中所骑的六匹骏马的雕像。刻于 贞观 十年(公元636年)。六马姿式各异但均雄劲有力体现了我国古代雕塑的高度艺术水平。其中“拳毛騧”和“飒露紫”两块于1914年被盗去,现存 美国 费城。“什伐赤”、“青骓”、“特勒骠”和“白蹄乌”四块现藏 陕西省 博物馆。
国语辞典
昭陵六骏
唐太宗的陵墓在陕西省醴泉县东北九嵕山此指其墓前的六块浮雕石刻马。刻于唐贞观十一年(西元637)。是唐太宗在建立唐王朝的战争中,所骑的六匹骏马的雕像。六马姿势各异但均雄劲有力,展现了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水准。
网络解释
昭陵六骏 (李世民陵墓六幅浮雕石刻)
昭陵六骏是指陕西礼泉县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每块石刻宽约2米、高约1.7米。昭陵六骏造型优美雕刻线条流畅刀工精细、圆润是珍贵的古代石刻艺术珍品。
六骏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骑过的战马分别名为“拳毛騧(guā)”、“什(shí)伐赤”、“白蹄乌”、“特勒骠(biāo)”、“青骓(zhuī)”、“飒(sà)露紫”。为纪念这六匹战马李世民令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用浮雕描绘六匹战马列置于陵前。
-
昭
拼音 zhāo 部首 日 总笔画 9①光明。例如~明。~~(➊明亮的样子,如“日月~~”;➋明白事理。如“贤者以其~~,使人~~”)。②明显,显著。例如~著。~彰。~布。~雪(揭明真情,洗清冤枉)。 -
陵
拼音 líng 部首 阝 总笔画 10①大土山。例如山~。丘~。~谷迁变(简作“陵谷”)。②高大的坟墓。例如~园。~墓。~寝。③古同“凌”,侵犯,欺侮。 -
六
拼音 liù,lù 部首 八 总笔画 4①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例如~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甲。~艺(①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②六经)。~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朝( cháo )(“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言诗。~弦琴。②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 -
骏
拼音 jùn 部首 马 总笔画 10①良马。例如~马。~足。~骨。②迅速。例如~奔。~发。③古同“峻”,高大。④古同“俊”,才智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