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气
yíng qì
ㄧㄥˊ ㄑㄧ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迎气
上古于立春日祭青帝立夏日祭赤帝立秋日祭白帝,立冬日祭黑帝;后汉除祭四帝外又于立秋前十八日祭黄帝。用以迎接四季祈求丰年,谓之“迎气”。
引证解释
上古于立春日祭 青帝立夏日祭 赤帝,立秋日祭 白帝,立冬日祭 黑帝 ; 后汉•除祭四帝外,又于立秋前十八日祭 黄帝。用以迎接四季,祈求丰年,谓之“迎气”。参见“迎春”、“迎夏”、“迎秋”、“迎冬”。
引《后汉书·明帝纪》:“﹝ 永平 二年﹞始迎气於五郊。”
《隋书·礼仪志二》:“后齐 五郊迎气为坛各於四郊,又为黄坛於未地。”
《旧唐书·王方庆传》:“四时迎气四入也。”
清•俞正燮 《癸巳类稿·非无鬼》:“自四郊迎气以至大儺逐疫恶恶皆明鬼也。”
网络解释
迎气
拼音:yíng qì
注音:ㄧㄥˊ ㄑㄧˋ
条目:迎气(迎气)
引证解释:上古于立春日祭 青帝 立夏日祭 赤帝 ,立秋日祭 白帝 ,立冬日祭 黑帝 ; 后汉 除祭四帝外,又于立秋前十八日祭 黄帝 。用以迎接四季,祈求丰年,谓之“迎气”。《后汉书·明帝纪》:“﹝ 永平 二年﹞始迎气於五郊。”《隋书·礼仪志二》:“ 后齐 五郊迎气,为坛各於四郊,又为黄坛於未地。”《旧唐书·王方庆传》:“四时迎气,四入也。”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非无鬼》:“自四郊迎气,以至大傩逐疫,恶恶皆明鬼也。”参见“ 迎春 ”、“ 迎夏 ”、“ 迎秋 ”、“ 迎冬 ”。
-
迎
拼音 yíng 部首 辶 总笔画 7①接。例如~接。欢~。~宾。~候。②面对着,冲着。例如~面。~风(a.对着风;b.随风)。~刃而解( jiě )。③揣度别人心意而投其所好。例如逢~。~合。 -
气
拼音 qì 部首 气 总笔画 4①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例如~体。②呼吸。例如没~了。~厥。~促。~息。一~呵成。③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例如~候。~温。~象。④鼻子闻到的味。例如~味。臭~。⑤人的精神状态。例如~概。~节。~魄。~派。~馁。⑥怒,或使人发怒。例如不要~我了。~恼。~盛( shèng )。忍~吞声。⑦欺压。例如受~。⑧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例如~功。~血。~虚。⑨中医指某种症象。例如痰~。湿~。⑩景象。例如和~。~氛。~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