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动
yǐ dòng
ㄧˇ ㄉㄨㄥ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蚁动
亦作“蚁动”。
像蚂蚁般骚动。比喻纷扰。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纰漏》:“殷仲堪父病虚悸闻床下蚁动,谓是牛斗。”后以为体弱的典故。
引证解释
亦作“螘动”。
像蚂蚁般骚动。比喻纷扰。
引《淮南子·兵略训》:“天下为之糜沸螘动云彻席卷。”
《后汉书·冯衍传上》:“天下螘动社稷颠陨是忠臣立功之日,志士驰马之秋也。”后以为体弱的典故。
引南朝•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纰漏》:“殷仲堪 父病虚悸闻牀下蚁动,谓是牛鬭。”
宋•苏轼 《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人将蚁动作牛鬭我觉风雷真一噫。”
国语辞典
蚁动
像蚂蚁一样到处爬动。形容纷扰不安。「蚁」文献异文作「螘」。
引《后汉书·卷二八上·冯衍传》:「赤眉危国,天下螘动,社稷颠陨。」
网络解释
蚁动
蚁动(蚁动)
亦作“螘动”。 1.像蚂蚁般骚动。比喻纷扰。《淮南子·兵略训》:“天下为之糜沸螘动,云彻席卷。”《后汉书·冯衍传上》:“天下螘动,社稷颠陨,是忠臣立功之日,志士驰马之秋也。”
(2).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纰漏》:“ 殷仲堪 父病虚悸,闻牀下蚁动,谓是牛鬭。”后以为体弱的典故。 宋 苏轼 《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人将蚁动作牛鬭,我觉风雷真一噫。”
-
蚁
拼音 yǐ 部首 虫 总笔画 9◎〔蚂~〕昆虫的一科,种类很多,一般体小,呈黑、褐红等色,多在地下做窝,群居生活。简称“蚁”例如~封(蚁穴外隆起的小土堆)。~聚。~命(喻微贱的生命)。~民(旧时人民对官府的自称,多用于诉状呈文)。 -
动
拼音 dòng 部首 力 总笔画 6①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例如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①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②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②使开始发生。例如发~。③使用。例如~用。~武。~问(客套话,请问)。④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例如感~。~人心弦。娓娓~听。~容。⑤吃(多用于否定式)例如这几天不~荤腥。⑥非静止的。例如~画。⑦可变的。例如~产。⑧行为。例如举~。~作。⑨常常。例如~辄得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