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骨
yán gǔ
ㄧㄢˊ ㄍㄨˇ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岩骨
亦作“岩骨”。
指山石,岩石。
引证解释
亦作“岩骨”。指山石,岩石。
引宋•何薳 《春渚纪闻·端溪紫蟾蜍砚》:“其盖有 东坡 小楷书铭云:‘蟾蜍爬沙到月窟隐避光明入岩骨。’”明•夏完淳 《自浦城入越》诗:“顶足互相承巖骨痛吾力。”
郭沫若 《路畔的蔷薇·山茶花》:“黑色的铁壶更和苔衣深厚的岩骨一样了。”
网络解释
岩骨
岩骨是一个汉语词语,指山石,岩石。出自 《春渚纪闻·端溪紫蟾蜍砚》。
-
岩
拼音 yán 部首 山 总笔画 8①高峻的山崖。例如~壁。~壑。②构成地壳的石头。例如~石。~洞。~浆。~层。熔~。③险要,险峻。例如~险。~邑。④山洞。例如中空成~。~居穴处。 -
骨
拼音 gǔ,gū 部首 骨 总笔画 9①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例如~头。~骼(全身骨头的总称)。~节。~肉(①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②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干( gàn )。②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例如伞~。扇~。③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例如~力(①雄健的笔力;②刚强不屈的气概)。风~(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④指人的品质、气概。例如侠~。~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