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声载道
yuàn shēng zài dào
ㄩㄢˋ ㄕㄥ ㄗㄞˋ ㄉㄠ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怨声载道
形容普遍地表示不满或怨恨。
例民间怨声载道天变迭兴。——《京本通俗小说》
英cries of discontent rise all round;
引证解释
到处都是怨恨之声。形容怨恨者之多。
引《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民间怨声载道天变迭兴。”
《红楼梦》第五六回:“凡有些餘利的一概入了官中,那时里外怨声载道岂不失了你们这样人家的大体。”
茅盾 《锻炼》十九:“我也看着不像样。这三天工夫大家都怨声载道。”
国语辞典
怨声载道
到处充满了怨恨的声音。形容群众普遍怨恨、不满。也作「怨声满道」。
引《红楼梦·第五六回》:「那时里外怨声载道岂不失了你们这样人家的大礼。」
《文明小史·第三一回》:「伯集把帐一一的七折八扣算了不管那些人叫苦连天怨声载道,就同了顾举人出京。」反普天同庆 歌功颂德 有口皆碑
-
怨
拼音 yuàn 部首 心 总笔画 9①仇恨。例如~恨。恩~。宿~。~仇。~敌。~府(大家怨恨的对象)。~声载道。②不满意,责备。例如埋( mán )~。抱~。~言。任劳任~。 -
声
拼音 shēng 部首 士 总笔画 7①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例如~音。~带。②消息,音讯。例如~息。不通~气。③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例如~明。~辩(公开辩白)。~泪俱下。~嘶力竭。④名誉。例如名~。⑤音乐歌舞。例如~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色。 -
载
拼音 zǎi,zài 部首 车 总笔画 10①年;岁。例如千~难逢。三年两~。②记录;刊登;描绘。例如记~。连~。转~。 -
道
拼音 dào 部首 辶 总笔画 12①路,方向,途径。例如~路。铁~。志同~合。②指法则、规律。例如~理。~德。~义。得~多助,失~寡助。③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例如~学。传~。修~。④方法,办法,技术。例如门~。医~。⑤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⑥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例如~观( guàn )。~士。~姑。~行( 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⑦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例如会~门。一贯~。⑧说,讲。例如~白。常言~。能说会~。⑨用语言表示情意。例如~喜。~歉。~谢。⑩线条。例如铅笔~儿。⑪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⑫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⑬量词。例如一~大河。两~门。上三~漆。⑭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