睚眦之怨
yá zì zhī yuàn
ㄧㄚˊ ㄗˋ ㄓ ㄩㄢ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睚眦之怨
指极小的怨恨。
引证解释
指极小的怨恨。
引《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旧唐书·李子通传》:“性好施惠家无蓄积,睚眦之怨必报。”
宋•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十:“凡官吏居民旧有睚眦之怨者无不生事害之。”
鲁迅 《华盖集续集·再来一次》:“我那时和这位后来称为‘孤桐先生’的,也毫无‘睚眦之怨’。”
国语辞典
睚眦之怨
怒目而视的怨恨。引申为极小的怨恨。也作「睚眦之隙」、「睚眦之嫌」、「睚眦之私」。
引《旧唐书·卷五六·李子通传》:「性好施惠家无蓄积,睚眦之怨必报。」
《三国演义·第六五回》:「法正为蜀郡太守凡平日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
-
睚
拼音 yá 部首 目 总笔画 13◎眼角。例如~眦(发怒时瞪眼睛,借指极小的仇恨)。 -
眦
拼音 zì 部首 目 总笔画 11◎眼角,上下眼睑的接合处,靠近鼻子的称“内眦”,靠近两鬓的称“外眦”例如~裂(形容愤怒到极点)。 -
之
拼音 zhī 部首 丶 总笔画 3①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例如赤子~心。②助词,表示修饰关系。例如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③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④代词,代替人或事物。例如置~度外。等闲视~。⑤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⑥虚用,无所指。例如久而久~。⑦往,到:“吾欲~南海”。 -
怨
拼音 yuàn 部首 心 总笔画 9①仇恨。例如~恨。恩~。宿~。~仇。~敌。~府(大家怨恨的对象)。~声载道。②不满意,责备。例如埋( mán )~。抱~。~言。任劳任~。